自从2月14日情人节晚上,传出天海“被举报”的消息开始,关于这支球队是否能否留在中超就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4月1日这天,天海与足协之间迎来了直接对话的机会,但依然没有得到最终的结果。几个回合后,天海准入的拉锯战已经持续了近3个月。

第一回合·初现端倪 天海局面引足协注意
2月初,天津天海被曝出“遭到举报可能退出中超”。而关于被举报的事,有人把目光放在了能得到利益的那一方身上,但如今再看,这其中关于举报者是谁?到底有无举报?这些答案究竟是什么或许永远无法公开了,但“被举报”一事,的确让天海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这个中超冬窗的焦点。

在结束体育局的托管后,天津天海俱乐部的实际管理权重新回到了原投资集团,而2月21日,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法院为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接近98亿元人民币。
此判决一出,天海必须要在寻找投资方的路上加快脚步了,但一切并不是一帆风顺,从结果上来看,2月的天津天海俱乐部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尤其是在中超联赛冬季转会窗口关闭前,天海意外地没有完成任何一笔引援,包括张成林、姜嘉俊、王小乐三名试训球员,均未完成签约。
此时,天海与足协之间的角力已经出现了一些端倪。或许天海的情况也一直被足协看在眼里,因此也就有了足协未给天海现有球员注册的事。
第二回合·正面“交锋” 足协天海展开对话
如果说之前是私下的较量,但后来双方就进入到了正面交锋的阶段。
原投资集团有意退出,足协给多支中乙球队下发申请递补的通知,此时天海的命运愈发扑朔迷离,但其中作为催化剂的,则是3月5日天津天海俱乐部官方发布公告,拟零元转让俱乐部100%股份,转让截止时间是3月14日。
这一则公告一出,中国足协立马做出反应,3月7日,中国足协就回复天津天海函件,要求在3月12日17点前提交俱乐部资金状况、解决方案、球队剩余一线队球员名单等相关资料,否则将取消天海的职业联赛参赛资格。
此时的天海必须两头跑,一方面要与意向企业谈判,一方面要着手足协的事情。其中首要任务必然是谈妥转让,且要在足协规定的12日之前完成。但天海距离签订转让协议只差半天,因此在最后关头向足协申请延期半天提交材料,也得到了允许。

最终在这一回合中,天海拿到了半天的延期,跑赢了时间。虽然,与新投资方万通达成转让协议的天海算是获胜,但自此故事还没有结束。等待着天海的仍是困难重重的多项审核。
第三回合·直接对话 足协投票天海形势不利
与万通达成转让协议后的天海并没有因此过上舒心的日子,关于转让和准入的审核始终定不下来,反倒是每一天都在煎熬中度过。
不论是前期足协要求天海上交资料,还是中期委托普华永道来审计万通财务情况,最终还是得面对面说话。
4月1日这天,足协召开了针对天海股权转让的问询会,面对面听取天海方面的声音,包括当地体育部门、万通控股、合力万盛等在内的代表分别进行了汇报,最终足协方面由中国足协各方代表组成的“审核小组”关于会上议题进行审议和投票。

但传出来的消息似乎并不利于天海,在会上的确有人投出了反对票,而在“近两年需要盈利”的问题上,此次转让中的受让方万通也并不满足这一条件,这或许将堵住天海的生路。尽管万通也提出了可以通过赞助实现注资的方式,但对此足协还没有明确回复。而一旦转让没有通过审核,天海的准入也将受到影响。

结语
关于天海天海准入,其实足协最大的顾虑就是“怕万通的财力不能支持运营天海”。或许是因为合力万盛曾经有过的一些负面新闻,又或许万通投资控股资金状况不算太好,足协似乎在对天海的新东家存在着一些担忧。
对此,海牙CEO甚至都站出来为合力万盛证明,公开认可万通和合力万盛,表示他们有能力运营一支中超俱乐部。话虽如此,但现在似乎变成了一个死循环,足协要看到俱乐部账面上有钱,万通要确保俱乐部留住中超才会有实质性出资,两方的诉求相斥,就很难达成一致。
虽然把足协和天海双方比作回合战,但足协本意或许并不是站在天海的对立面,他们有考虑到维护联赛的完整度和保证球员球队利益,这自然无可厚非,可是在拉扯中,天海确实也成了弱势的一方,尤其是依旧每天进行训练的教练和球员们,苦苦等待却依然等不到答案。

表面上看,这是足协和天海是二者之间的角力。但其实对于足协自己是规与情的角力,或许在现有的规则面前,以万通控股的资质的转让的确很难满足规则,足协这一方尽管有理,但也略显无情。对于万通,则是情怀与现实的角力,尽管有意经营,但无奈现实情况的确无法满足足协的要求。
无论如何,足协一定要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去决议天海最终的准入,否则公信力也将会大打折扣。但就目前来看,几个回合过后仍未有最终结果,而这场万通和足协之间的角力或许还将继续下去。
PP体育记者 郭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