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第16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如约推出第二场线上分享会。主持人丁硕、新华社高级记者汪涌、著名篮球评论人马健以及北京国际电影节选片委员会委员马卫齐聚PP体育演播间,围绕视频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进行了主题分享交流。

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汪涌指出,几十年前,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报道和传播还依赖于以报告文学等文字形式为基础的平面媒介。而如今的高清视觉影像为人们带来了更为即时和真切的画面,大大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未来的5G时代,视频技术的换代升级将给中国体育带来更多的可能和惊喜。
从一名职业体育人的视角看,马健认为体育电影和视频正在依托内容细分着整条体育产业链,而生产这些内容的素材正是由竞技体育的参与者们源源不断提供出来的。马健说,当职业体育人有目标时,永远都不会寂寞,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带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而体育视频应该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记录他们。除此之外,体育视频还应该肩负起为大众提供场地指南、医疗咨询等体育配套服务的职能,进一步推动中国体育产业走向完备,这也对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热爱体育的电影工作者,马卫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解读。电影和体育类似,都具有结局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动态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进入短视频时代之后,电影或者视频作为体育传播媒介的作用无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而视频内容中关于体育文化的发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讲好中华体育故事,是体育视频未来需要面对的课题。
分享会最后,三位嘉宾一致表示,视频技术的进步对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未来涌现出更多的传媒领域人才,助推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本次分享会将于8月15日上午10::00在腾讯体育、腾讯视频、PP体育等合作平台同步上线。
【体育视频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贡献】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