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1-2输给日本后,有关姜至鹏飞踹对手的一幕,却抢足了风头,用著名记者颜强的话说,姜至鹏的这一脚,让国足的这场输球没那么重要。

引发舆论危机的不仅仅是姜至鹏这一脚,还有他在赛后的解释,“不是直接踹他,是他的头碰到我的脚”,让这种争议到达了顶点。因为这不仅跟大家看到的场景相悖,而且与主教练李铁赛后的说法也不一致,从而引发了二次危机,输球又输人的说法,成了外界一致的观点。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今年3月的中国杯,当时中国队同样表现不佳,而韦世豪对乌兹别克斯坦队员舒库洛夫的暴力飞铲,此后也不认错,反而发出国骂,引发了舆论危机。事后,韦世豪在国管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去看望舒库洛夫,并表达歉意。虽然被媒体披露,韦世豪原本不打算道歉,是在国管部和恒大的要求下,从机场赶过去道歉,连献的花都是别人代买的,但韦世豪毕竟还是道歉了,挽回了一些颜面。
姜至鹏的这一脚,被日本媒体称之为“杀人”,但在对手倒地之后,姜至鹏没有丝毫歉意,反而想裁判抱怨自己染黄。赛后接受采访,姜至鹏同样不认为自己有错,即使他的解释有些苍白。这个时候,面对舆论危机,国足的工作人员哪里去了?为什么不能让姜至鹏站出来,像韦世豪那样,认个错呢?
其实,如果仔细锊一下,你会发现,在这件事上,国足的公关水平漏洞百出。既然姜至鹏在比赛中有了暴力飞脚,网上已经舆论汹涌,这个时候,工作人员理应对舆情有相应的准备,队员刚刚比赛结束,对于舆情丝毫没有了解,这个时候他出来一解释,好了,二次危机来了。此后李铁在发布会上的说法,又与姜至鹏不一致,舆情又发酵了。而且,据了解,姜至鹏在赛后接受过两次采访,第二次采访,已经与第一次不一样了,显然已经有了一些准备,但问题是,他第一次接受采访的内容,已经触发了舆论危机,第二次说的内容,早已被淹没在口水里,没人注意了。
接下来,国足的比赛可谓难上加难。面对实力本来就更强的韩国,国足如果拼死一战,队员们难免有大动作犯规,有了姜至鹏的前车之鉴,很容易再次陷入舆论危机;如果畏手畏脚,不敢放手一搏,又要面对“没有拼搏精神”的指责,同样要陷入舆论危机。实际上,对于本次东亚杯,中国足协没有什么成绩的要求,只是要求打出精神面貌来即可,但在姜至鹏的这一脚,以及此后漏洞百出的公关后,这支国足已经被逼上了批判席:成绩已经很难更好,还出了暴力伤人的事件,回国后怎么交代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国足的表现再拙劣,也不如管理团队的漏洞更拙劣。
特约作者 肖杜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