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了种种困难,前两场比赛状态调整得很好,中国女足即将迎来最强大的对手澳大利亚,如何克制对手、如何抢夺先机成为女足能否获胜的关键因素。面对拥有多名留洋球员、实力强大的澳洲女足,中国女足有什么可以借鉴、参考的比赛?需要特别防备哪些因素?最终的取胜之匙又是什么呢?

参考世界杯对阵德国,女足战术打法是双刃剑
自从去年女足世界杯之后,中国女足参加的重要比赛并不多,无论从技战术风格还是身体条件,澳洲女足的最佳模板依然是去年世界杯时的德国女足。

当时首场比赛,中国女足立足于防守反击,被德国女足射门16次,运动战射门就达到10次,但很好地限制了德国女足的射门范围,导致她们射正率偏低,距离零封对手只差1步;而中国女足上半场曾经打出几次致命反击,只可惜射门质量不高,错失进球。

贾秀全在世界杯期间的战术是放弃控球+高位逼抢,4-4-2的平行站位横向移动很多,中场球员的跑动范围很大,一有机会就前插上抢,上半场几次致命反击都是靠上抢拼出来的机会。

然而这套战术也存在一定问题。考虑到女足的个人能力,贾指导要求球员们缩小互相之间的距离,以局部区域的人数优势作为抢断成功的保障;缺陷是,局部区域也会导致对方人数偏多,中国女足即使抢断成功,也不容易出球,总是被对手再次抢断。结果让中国女足失误太多,浪费了很多体能在反抢和被反抢之间来回折腾,因此被部分球迷诟病。
本届比赛,由于中前场缺少多名主力,中国女足依然沿用了相同的思路,如何提高逼抢成功率,如何在抢断后快速出球、并保证出球质量,将是比赛的关键要素。
射门质量对比,中国女足提高效率成取胜之匙
预选赛两场,中国女足一共打入11球,略少于澳大利亚女足的13球,射门次数也少了21次。两队相比,澳洲女足的射正率是51.7%,每4.6次射门打入1球;中国女足的射正率和效率略高。

隔离多天的负面因素,导致中国女足的体能状况一般,两场比赛上半场的效率都远高于下半场。抢开局、前45分钟抢进球,将是中国女足的取胜法宝。

去年世界杯,中澳女足的发挥都有遗憾,射门质量不高是关键因素。澳洲女足去年世界杯的射正率只有36.2%,低于美国、德国、英格兰等强队,中国女足只有23.8%,射门效率更低。

去年首场对阵德国、淘汰赛对阵意大利,中国女足都有多次率先进球或者扳平比分的机会,贾秀全指导的战术思路其实比较成功,唯一的遗憾是,王霜、李影、杨丽和王珊珊四大攻击手一共包揽25次射门,只有4次射正,只有李影打入了1个进球,4人先后错失多次良机。

本次预选赛的前两场比赛,女足一共完成40次射门,接近70%的射门集中在王珊珊、李影和唐佳丽三大杀手身上,超级替补宋端、中场张馨和中后卫吴海燕的定位球抢点则是辅助作用。
因此,王珊珊、李影和唐佳丽能否提升自己的射门效率,能否早早进球,将是中国女足的取胜关键。
澳洲女足今非昔比,注重脚下配合需严防打身后
澳洲男足的战术特点一直比较固定,不过现在的澳洲女足有望踢出自己的风格,她们有多名球员在欧美等不同联赛效力,球员普遍喜欢尝试更多的地面配合,抛弃头球强攻的粗糙打法。

本届前两场,澳洲女足对阵不同的球队竟然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收获进球。对阵中国台北,5次直塞身后直接进球,1次中场配合之后的个人能力进球,1次直塞后的混乱补射;而对阵泰国女足,2次运动战传中抢点和1次任意球抢点进球,剩下3次都是直塞身后完成的倒三角配合。
对阵前两个对手,澳洲女足并未采用高举高打的策略,12个运动战进球全部用脚打入也算一个奇迹。她们重点以打身后为主,粗暴的边路传中也有很多,但抢点质量比较低,很少能抢到头球落点;两次边路传中进球,都是中路第一个抢头球落点的球员没能顶到球,由第二点的球员用脚打入。

澳洲女足球员的身高并没有高到多么离谱,前两场比赛进球的7名球员,既有高达1米79的范·埃格蒙德,也有多名1米65左右的球员,移动非常灵活,一旦打身后成功,既可以直接射门,也可以倒三角配合,会非常危险。因此,中国女足的防线在防守时需要首先注意对手的打身后策略,避免前压多度,把握造越位的时机。

长期执教中超弱队,贾指导防守这种打法其实比较有经验。去年世界杯,德国女足也有很多打身后的策略,中国女足两道防线的集体退守比较坚决,禁区内总能造成人数优势,只是女足球员防守的意识还需加强,容易被几名球员吸引太多注意力,而忽视了部分后插上的球员。一旦被打身后成功,中国女足特别需要在退防中注意跑位的合理性,避免给对手补射机会。
定位球不得不防,世界杯的吃亏需要格外注意
如果能在运动战中零封澳洲女足,那中国女足还需要在定位球方面特别注意。此前在世界杯对阵德国女足时,除了被对手完成7次远射,中国女足在运动战防守基本成功,没给对手多少机会。

但是角球直接抢点被射门2次、角球禁区内补射2次,还有1次角球之后在弧顶的远射直接丢球,定位球的防守质量不能让人满意。

中国女足的整体身高不如德国、澳大利亚等球队,导致部分女足球员在定位球防守中比较慌,这是一个难点。去年对阵德国时,中国女足球员经常在角球防守时有多人跑到同一位置争顶,反而在其他位置漏人,这给了德国女足多次射门机会。

比如在这次防守中,对手主罚前,中国女足和德国女足有多人纠缠在大禁区线附近(图1)。德国女足的球员集体前插是常规战术,中国女足的防守阵型一下被冲乱,所有人都开始回追(图2)。结果等到对手在点球点附近获得补射机会时,中国女足防守球员都被压在小禁区线附近(图3)。而当对手二次补射时,女足球员又一窝蜂跑到左侧封堵,反而在中路漏掉多人(图4)。

类似的错误最终导致了丢球,德国女足又一次主罚角球,中国女足太多人在禁区内集中在同一区域,解围后,外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被对手远射破门。
本次对阵澳大利亚女足,一旦有定位球机会,教练一定要提前提醒,让女足球员们避免慌乱,注意保护、注意分工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减少犯错丢球的可能性。
(夜先生)
【视频-中国女足VS澳大利亚前瞻:获胜≈进奥运 面对对手已8场不胜】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