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延期,除了所有运动员的健康得到保障,相应的损失和代价也非常惨重,比如作为少数受到年龄限制的项目,各国男足国奥队原本都以97年出生的球员为核心,如果U23年龄限制的规则不改变,奥运延期到2021年,97年出生的球员将全部超龄,所有球队将迎来灾难般的临时重建,尤其对97人才众多的东道主日本和急需为兵役而努力的韩国打击巨大。奥运延期如果规则不改,是否会像灭霸的响指一样,重创日韩足球,从而拉近中国足球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呢?

韩国球员的兵役危机 97一代若错失奥运大概率被荒废
相信全世界比韩国足球更重视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国家都没有几个,因为比起难度更大的世界杯,这两项大赛的成绩直接决定了球员能否获得免除服兵役的机会,孙兴慜在奥运和亚运赛场的几次哭泣,让人印象深刻。

韩国的兵役对球员影响到底有多可怕,从在中超效力过的韩国后卫的不同遭遇可以一探究竟。这7大后卫最顺利的只有2个人,金英权和金玟哉先后在奥运和亚运赛场以主力身份赢得了机会;金基熙最幸运,在2012年奥运会最后一场比赛的补时阶段,他得到主教练垂青,上场踢了4分钟,因此免服兵役;洪正好是不幸中的万幸,他为国备战时遭遇严重伤病受到了特赦。
剩下的几位则很惨,张贤秀早早成为国家队主力,却因为在免兵役文件中造假被永远开除;权敬原因为没得到机会,被迫离开中超,已经在韩国服役;而恒大的朴志洙正在深度纠结,东京奥运会是他最后的救赎机会,把握不住就要放弃高薪。

今年年初参加U23亚洲杯的韩国国奥队内有11名97年出生,包括提前入选国家队的李东炅、曾攻破恒大球门的金大元、U23亚洲杯MVP元斗载在内,都是核心主力,如果97一代被荒废,韩国国奥将面临彻底重建。
2020年奥运会本来是97届韩国球员最后的希望,否则他们就会像93-94的球员一样,被兵役困扰到无法安心踢球。此前,只有少数97球员幸运地参加了2018年亚运会,大多数球员都需要这颗救命稻草。
日本国奥最强阵容必须有97一代 缺失则主场堪忧
相比韩国国奥,日本国奥对97一代的需求也很强烈,甚至他们为了能在家门口的东京奥运会夺冠,不惜组建多支国字号,一方面给不同类型的球员展示机会,公开选拔,一方面让核心球员安心在各自俱乐部练级。甚至连东亚四强赛和U23亚洲杯,都成为预备球员练兵的舞台。

在目前的日本国奥队里,97年出生的球员与98后球员的地位同样重要,这是日本在东京奥运会舞台上赖以冲击冠军的最强阵,如果只靠98后球员,日本将陷入攻强守弱的境地。

从最近几年的青少年成绩来看,日本国少队,96-97届就以97球员为主,亚少赛一直打入决赛憾负,之后98-99、00-01的成绩都差点意思。

而到了日本国青队,97-98为核心的班底闯入U19亚青赛决赛并拿到冠军,两年后,他们的后辈却在半决赛输给了沙特。两支日本国青在世青赛都在16强就被淘汰,淘汰他们的对手竟然都闯入最后的决赛,但99-00输给的对手可是韩国国青。因此,如果日本失掉了实力强大的97届球员,将让他们精心准备了多年的奥运战略全盘落空。
奥运战略是东亚足球核心关键 规则不变必受影响
对于整个东亚来说,奥运战略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了各支国家队的建设。比如中国国家队,85-86的冯潇霆、郜林等人,89-90的张琳芃、吴曦等人,构成了最近两代国家队的坚实核心,他们都是奥运适龄球员。93一代、97一代是目前在中超人数最多的两大群体,作为奥运适龄球员从小受到各种优待,正因为他们的疲软导致了国足的断档。

韩国同样如此。早在2012年奥运会,韩国国奥队拿到了铜牌,以89-90为核心,加上南泰熙、池东沅等91届的跳级生以及郑成龙、朴周永等超龄球员全部获得了免服兵役的机会;2014年亚运会,91-92届的大多数球员再加上金信煜等超龄球员,也都获得了免服兵役的资格。
从那之后,89-92届的球员可以到处自由发展,专心踢足球,不再被兵役困扰,他们在多年时间里构成了韩国国家队的核心框架。
2016年里约奥运会被提前淘汰,孙兴慜作为国奥球员直接免兵役的机会丧失,让他当场痛哭,甚至在18年还不得不屈尊以超龄球员身份再踢一次亚运会,更糟糕的是,93-94的大多数球员梦碎,从此为了兵役而苦恼,国家队也不愿以这种球员为核心打造球队。

如果97再被荒废,当需要从93-97为核心打造球队时,韩国国家队将迎来一个空前的人才断档期。而日本为了这两年的奥运计划,为了锻炼年轻人而招入年轻球员,清洗老将,提前完成新老交替,已经牺牲了国家队的成绩;如果奥运战略破灭,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他们是否换帅、怎么组建、筹备期太短等等都变成了疑问。
国足是否迎来追赶良机?联赛暴露短板 打铁还需自身硬
奥运会男足的年龄限制不确定能否解决,如果日韩真的遭遇困境,中国国足是否会迎来赶超良机?或许我们可以从97-00年的球员储备来寻找答案。也就是说,假设最坏的情况出现,韩国97届球员因为没法免兵役全军覆没,日本97球员受到打击发展不顺利,国足的后备力量能否弥补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呢?

即使不看日韩正在留洋的同年龄段的顶级球员,只对比中日韩一级联赛2019年的出场也能看到,日韩联赛97-00年球员的出场人数基本持平,97-98球员只是略多。而中超联赛则严重不均衡,97年人数远远领先,完全压制了后面几代的空间,由于今年是97球员最后一年享受U23政策,这种差距仍将扩大,直白点说,因为U23新政,我们的年轻球员反而减缓了成长的速度,被迫排队。

而在人均出场次数、首发概率、场均时间等方面,中超联赛因为U23新政存在大量注水现象,97-00年球员的数据远远落后日韩的年轻人。

在不同场均时间的人数比例方面,可以看得更清楚,中超联赛97-00年球员场均出场在20分钟以下的球员高达42.7%,这些球员基本都是走过场,根本得不到锻炼,场均45分钟以下的总共接近70%,真正得到锻炼的寥寥无几;反观日韩,场均出场45分钟以上的年轻球员占比都在60%,远胜中超。

在97-00年球员不同位置的出场方面,从所有球员的统计来看,三国球员都有相同的状况,前场位置边锋最容易冒头,后场的中后卫、边后卫都有机会,中场则以后腰为主。
但日本联赛有一点远远领先中韩,那就是,他们很少对年轻球员固定位置,大多数出场的球员都经历过四五个位置的考验,在年轻阶段慢慢找到自己的风格,而中超最固定,大多数球员开始就被定死了同一个位置。

而在出场时间超过1000分钟的球员里,韩国的年轻攻击手集体爆发更早,日本最大的优势在中场,中场主力更多,中超的年轻人从95一代到97一代,中后卫和防守后腰总是出场时间最多的代表。

日本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的年轻人不管在联赛出场时间多少,只要能得到机会都会勇敢地选择留洋,像食野亮太郎签约曼城马上被租借出去,安部裕葵只能在巴萨B队,其他球员在荷甲慢慢等待机会,这都不妨碍他们勇敢出去的野心。
中超的年轻人如果无法改变凑数的现状,无法涌现更多组织型、攻击型人才,只把赚钱当成踢球的首要任务,那估计永远看不到希望吧。
【视频:国足锋线的未来 张玉宁生涯最精彩一球助国奥队取胜】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