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首回合打永昌,上港用一种稍显艰难的方式,拿到了一场平局。双方的再次交手,上港踢的依旧很难,但他们总算在这个难啃的硬骨头身上拿下了三分,也实现了对小组所有对手的通杀。
破密集防守乏力靠对方送礼破荒
上周末的足协杯,王燊超、傅欢、杨世元没踢,又早早的换下了奥斯卡、石柯、吕文君,浩克和阿瑙托维奇也只是被迫上去踢了20多分钟,这足以表明佩雷拉早就瞄准了打永昌的比赛。永昌也很清楚,他们跟上港的实力定位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因此永昌一上来就摆出了铁桶阵,并试图用放慢节奏,减少回合数的方式,去破坏上港的节奏。
与以往破密集防守时,习惯于从两边不停的起球到中间,个别场次单场传中数可以达到3、40脚相比,本场上港的传中次数虽然也不少,但相较于以往要少了一些;传中数减少一方面跟傅欢这一边助攻相对有所保留,而另一侧的王燊超在进攻端很多时候要冲进禁区抢后点,两个边后卫没有起到帮助球队拉开进攻宽度的作用有关。但传中数的减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战术方面的调整。本场上港一上来就在主打中路,不光是习惯于移到左路活动的奥斯卡基本上留在了中间;浩克和吕文君这两个首发边锋,也都在进攻端频频往中路走;再加上打后腰的穆伊前压幅度很大,阿瑙托维奇在前面也可以起到桥头堡的作用,上港不断的在对方禁区前做文章;上下半场上港各有一次从中路渗透出来的绝佳机会,只不过王燊超和阿瑙托维奇都没有把握住。
王燊超低射被扑出
然而全场上港面对永昌的铁桶阵,也只打出了两次中路渗透。在打不进去的情况下,上港在外围打了非常多的远射。只是除了浩克的任意球直接攻门打中门框外,上港大多数远射的质量都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他们又通过不断的调兵遣将,增加了传中的次数;但由于阿瑙托维奇本场跑动不是很积极,状态不是很理想,传中战术没有制造出太大的威胁,也再一次导致上港暴露了破密集防守乏力的问题。
在阵地进攻打不进去的情况下,上港又是在定位球进攻中制造出了杀机。然而这个角球所制造出的点球,不是上港球员争顶制造出的机会,而是对方抢到第一点后,球打在了廖承坚扬起的手臂上;即便这个点球也可以说是上港久攻之下,永昌压力太大实在扛不住了所引发的,但实际上这个点球就是永昌送给上港的。
逐渐融入的穆伊还需拉体能,最后的被动局面是后腰出问题导致的
在比赛的前70分钟,基本上形成了,上港压着永昌踢,永昌偶尔依靠前场的单兵反击制造点威胁的节奏;而上港的防守也很有针对性,就是让杨世元去限制马修斯或穆里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马修斯的受伤离场,确实跟他在场上被杨世元不断的骚扰有关。而穆里奇的伤还没完全好,他不敢发全力跑,奥斯卡和马修斯又先后下去了,因此从马修斯下场的时间点到浩克点球破门之间这20分钟,上港的阵型在不断前压的同时,用贺贯、买提江、傅欢同时换下魏震、杨世元、傅欢,既是考虑到了魏震和杨世元身背黄牌的隐患,也同样是全线压上的信号。
从浩克点球破门开始,永昌就不得不把阵线往前推的情况下,上港其实得到了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打对方反击的机会。而在80分钟左右,用洛佩斯和李圣龙换下阿瑙和吕文君同样是打反击的信号;然而上港最后20分钟就打出了一次像样的反击,之所以上港在得到了反击空间的情况下,反击基本没打出来,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前场球员身上,而是出在后腰身上。
最后20分钟是永昌进攻主导率最高的阶段
过去之所以在国内赛场,上港一领先就回收,一回收就能源源不断的创造出反击机会,是因为上港的后腰拦截能力足够出色,他们不怕对方压出来踢;上港的后腰断球后立刻把球交给奥斯卡,前面几个老外就直接推反击了。现在上港的中场加了穆伊之后,从发动反击的能力来说,上港还要强于以往;但由于穆伊来中国之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系统训练了,他的身体状态和竞技状态都得调,他现在并不具备打90分钟的状态。但由于上港在B组基本锁定了小组第一,已经开始为第二阶段提前做准备的情况下,佩雷拉本场让他打满全场,是有意在调他的状态,并加速他和球队的磨合。
在进攻端,穆伊的融入速度已经超出了外界的预期;本场穆伊73次接球,85次传球都为全场最高,88.5%的传球成功率在中前场球员里是最高的,他有两次关键传球,也仅次于奥斯卡;而在防守端,他也尽职尽责,本场他有6次抢断和6次拦截。1次解围。然而在比赛最后阶段,穆伊的体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他在防守时只能原地争顶,原地拦抢;而买提江虽然能跑能抢,但他也没办法一个人覆盖从左边到中路一大片区域的情况下,上港打不出反击和后防险情不断的本质原因是相似的,那就是后腰没有起到拦截作用;当上港的防线直接被暴露在枪口下时,永昌的U23球员陈蒲,愣是在上港的防线面前突出了自信。
陈蒲的突破,穆伊并未协助后卫
争冠是硬碰硬的较量,上港还需要更强硬
赛后杨世元再一次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在某些人眼中,杨世元已经成了中超的又一位恶人。然而他就是这种每个球都会上去玩命拼抢的风格,他的很多犯规,确实间与黄牌和不给牌之间,真要是碰到严一点的裁判,也许他就下去了;而其他球队的球员在场上被他放倒肯定会觉得踢的难受,其他球队的球迷看着自己主队的球员被放倒也会有怨气;但谁不希望这种拼命三郎式的球员出现在自己阵中呢?而能让对方攻击手踢的比较难受,又能保证自己不被罚下去,这不是一个防守型球员在场上应该做的么?
当然杨世元这样的球员在场上放一个就好,其他球员不需要像杨世元一般频频的把对方放倒,但还是需要他们踢的强硬一点;在已经锁定争冠组资格以及大概率进入争冠组的球队里,除了国安球风稍微软一点以外,其他几队在中超层面都算硬的;特别是恒大那边蒋光太、朴志洙、保利尼奥、小摩托,包括本土球员里的张琳芃、郑智、韦世豪、梅方们的球风都挺硬。而在2018年和2019年,上港和恒大两次在天河决战,结果的不同,其实也是“硬度”决定的。
2018年在天河决战,蔡慧康不断的对塔利斯卡上对抗,上港的球员很多二分之一球,身体都会飞出去拼抢,结果踢着踢着塔利斯卡在前场已经不敢要球了,他们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而去年双方在天河决战时,佩雷拉和卡纳瓦罗都想到了对子战术,卡纳瓦罗让梅方去对浩克,张修维去对奥斯卡,佩雷拉是让艾哈迈多夫去对保利尼奥。而那场比赛的结果,也是对子战术的效果决定的;浩克上半场跟梅方的正面对抗一次都没占到便宜,下半场被换到了边路;而张修维就跟粘在奥斯卡身上一样,奥斯卡去哪,他就骚扰到他;反观艾哈迈多夫由于当时刚刚打完国际比赛日回来,体能状况不佳,那场恒大打破僵局的进球,正是源自于保利尼奥在中场一个轻巧的挑球就甩开了艾哈迈多夫,而艾哈迈多夫之后的回追
可以说穆伊就是上港为对付保利尼奥准备的,但在碰到恒大之前,上港得先确保不掉链子;考虑到上港接下来的潜在对手里,苏宁的外援很硬,但国内球员心理不行;鲁能自从吉尔走后,后防线就很怕冲击型打法,恒大又是一个依赖于硬朗的球风起到震慑对手,改变比赛走势的球队;因此若想走到最后,上港需要踢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