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的的确确是S10上的一个异类,或者说,在整个电竞历史上,它都是个异类。而随着S赛将这个“异类”所带来的商业效应放大,电竞俱乐部这门生意,可能又要再度进化了。

昨天,苏宁在LPL内战中以3-1击败了今年S10的夺冠大热门TES,以黑马之姿成功与LCK队伍DWG在总决赛中会师了。而在击败TES之后,苏宁已经达成了这几项“成就”:其一,S赛历史上第一家成功杀入总决赛阶段的电商平台队伍;其二,S赛历史上第一个靠参赛登上总决赛舞台的商业品牌。随着这些“特殊成就”加身,苏宁不仅成了本届S赛的一个异类,同时也成了整个S赛历史上的一个异类。
作为LPL赛区剩下的最后一颗“独苗”,苏宁作为昨天半决赛的胜者自然沐浴在了全网的流量与关注度当中。单单在国内社交媒体微博上,#SN晋级决赛#这一话题的阅读量就高达4.9亿,同时,#SN TES#这一话题的阅读量也达到4.6个亿。除此之外,这场LPL内战在海外的关注度也不小,据Esports Charts统计,TES与SN的对决最高吸引了超过240万观众收看。显而易见,这次苏宁不仅在国内出尽了风头,在国外也打响了知名度。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S10进行到这样一个阶段,几乎每支胜出的队伍都能收获以上的效果,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苏宁的“特殊身份”有没有为他们带来一些特别的东西?

苏宁胜出,电竞+电商化学反应被最大程度激活
从S10开始到现在半决赛赛程打完,苏宁这支队伍身边围绕的商业品牌越来越多了,除了队伍原本的那些赞助商以外,肯德基、麦当劳、OPPO、IQOO、罗技、饿了么这些品牌也开始更加频繁地与苏宁捆绑亮相。这些品牌里面,肯德基是S10中国区官方合作伙伴、OPPO是S10全球合作伙伴、罗技是S10中国区特约合作伙伴。这是苏宁作为电商平台,与电竞赛事深度结合之后所体现出的第一个化学反应。
第二个化学反应体现在苏宁登上S10舞台之后的商业运作上。在自家电竞队伍登上世界赛舞台之后,苏宁便展开了与《英雄联盟》以及S10展开了联动,平台不仅推出了免费决赛门票、电竞版苏宁会员活动,同时还顺势为用户推出了百亿补贴这样的福利折扣活动。起初,这些活动所带来的效果可能不太明显,但是随着苏宁的战绩越来越出色,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些活动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出来。
随着流量的大幅涌入,电竞版苏宁会员与《英雄联盟》合作推出的买会员送点券活动极大地吸引了这些游戏、电竞人群,更重要的是,有了会员卡进行捆绑,大量的用户会被平台成功转化。另外,由于苏宁的电商平台属性,大量腾讯、《英雄联盟》、S10周边产品陆续上架,这样一来,用户对苏宁的粘性不仅在加强,同时这些流量还能继续反哺回游戏产品和赛事当中。
更重要的是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化学反应,随着大量商业品牌与苏宁合作,凭借着苏宁电商平台的特点,这些品牌不仅依靠苏宁电竞队收获了流量,还能够直接享受苏宁的带货,这是传统电竞队无法为品牌们带来的效果。

苏宁是否会引起电竞俱乐部的集体进化?
上文提到了,苏宁凭借着登上世界赛、杀入总决赛这样的成绩为一些围绕自身的商业化运作带来了极大的利好,而在这背后,是否意味着具有电商属性的俱乐部要比传统俱乐部更加契合如今的电竞赛事与电竞产业?
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十分明显了。首先,由于苏宁本身的电商平台属性,注定了他们对商业品牌的吸引力要远超过传统职业俱乐部。原因就在于一些商业品牌可以借助电竞这一渠道进入苏宁电商平台,在赚取流量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带货,这本身就是SN、JDG这种电商战队所具备的先天优势。而随着苏宁在S10越走越远,流量与关注度激增,他们对金主的吸引力还在大幅增长。有了成绩加持,这些“另类”的电竞队伍在商业化方面已经有些无懈可击了。
另外,苏宁这样的电商平台本身就聚集着庞大的商业品牌资源,这也是他们领先于传统电竞队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意味着,一些栖身于苏宁的商业品牌想要进军电竞,所面临的门槛更低、难度更小。这也在无形之中继续加强了苏宁电竞队伍对商业赞助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苏宁与电竞赛事商业品牌的化学反应也要强于传统电竞队。上文提到了不少商业品牌开始围绕苏宁来做一些商业营销,这其中有一些案例是目前传统电竞队始终无法复制的。例如OPPO与苏宁的合作,不久之前,OPPO作为S10全球合作伙伴推出了《英雄联盟》定制手机产品,这种做法其实在业内比较普遍,不过随着苏宁战绩越来越好,OPPO最终与苏宁成功牵手,将苏宁作为了定制手机产品的独家发售平台,这样一来,OPPO不仅借助自己全球赞助商的身份进行了一波商业营销,同时又和LPL唯一的独苗苏宁扯上了关系,新产品顺势就有了S10和LPL最强队伍的双重背书,还能销售苏宁平台与S10的双重流量加持。
按这样的逻辑分析下来,电商平台的电竞队伍不仅更加吸引商业品牌,同时双方合作所产生的效果也远高过后者与传统电竞俱乐部合作,这或许能够为传统队伍带来更多的思考。目前,LPL中已经有不少队伍直属于某一商业品牌,这样做的效果其实与苏宁所取得的效果类似。
一方面,在电竞赛事这一流量入口中,直接将商业品牌作为电竞队伍的名称确实远好过商业品牌去赞助某一支电竞队伍,毕竟Logo露出的次数有限,但是队伍名称的露出却近乎于贯穿整个赛事。就像京东、李宁等品牌的职业队,在其他项目中,国内的PSG·LGD也是一个比较类似的案例。
另外,这些全新电竞队除了依靠战绩、赛事的曝光吸引商业品牌以外,自身商业品牌也能够为电竞队增加一定的声量,为自家电竞队伍与商业品牌的合作注入一些额外价值,从而使自家的电竞队伍更加诱人。
如今,随着苏宁杀入S10总决赛,围绕苏宁的一系列商业价值正在被快速放大,这对一些困在商业化道路上的传统俱乐部来说也许是个进化契机。因为在商业化道路上,这些传统电竞队只能靠成绩去提升竞争力,而类似苏宁、京东这样的队伍除了成绩以外,背后的品牌也能为电竞队伍的商业化发展注入能量。

随着苏宁持续抬高电竞俱乐部商业化发展的天花板,传统电竞俱乐部如果想要跟上脚步,那么与一些传统品牌进行冠名、入股之类的合作或许是出路之一,而在这其中,电商品牌可能会成为最优选,而且苏宁之后,可能会有更多的电商平台被吸引入局。这样一来,传统电竞俱乐部可能会迎来一次集体进化的机会。
评论 评论